「直覺」的敵人:如何避免這三個壞習慣帶來的干擾 (中)

文/林俐(局外人)諮商心理師 – 追蹤:@outsidertalk

回想起來,我人生中很多重大的決定都跟直覺帶來的訊息有關,近期比較印象深刻的例子是,去年的某個下午,心中突然像是有個人拿著擴音器,對著我吶喊:「繼續開始寫作吧!」,於是我在那個晚上產出了兩篇文章,並且持續這個習慣到現在。

不能說我對自己沒有過任何懷疑,常常重新思考目前文章內容以及寫作對我來說的意義究竟是什麼,偶爾也會被焦慮不安侵蝕到睡不著覺,一方面是不信任自己能夠持續,另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終究會敗在沒有足夠的才華而失敗放棄。

繼續閱讀 “「直覺」的敵人:如何避免這三個壞習慣帶來的干擾 (中)"

心理學如何看待「直覺」?揭開內在指引在日常生活中的神秘面紗 (上)

文/林俐(局外人)諮商心理師 – 追蹤:@outsidertalk

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

👉 沒理由的感覺到狀況不對,而臨時更改決定(或沒更改,但真的出問題)
👉 理性告訴你這個決定是正確的,但內在聲音卻跟自己大聲抗議

「直覺」或者說「第六感」這件事,說起來很不科學且難以量化,但我們又不能否認它真實存在,似乎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時刻會有這樣無法預料的思考或決定,卻反而讓事情有了飛速的進展。

繼續閱讀 “心理學如何看待「直覺」?揭開內在指引在日常生活中的神秘面紗 (上)"

曾是家庭三角關係的受害者,該如何開始一步步修復?(下)

文/林俐(局外人)諮商心理師 – 追蹤:@outsidertalk

家庭三角關係之所以很難破除,是因為往往三人(含以上)的互動模式已經成為固定的形式,「生產者-擴大者-平息者」的三角關係為例:

👉情緒生產者:太太認為假日應該安排家人有意義的相處時光,對於丈夫假日都在當沙發馬鈴薯的行為感到憤怒。

👉情緒擴大者:先生對於太太的不滿不以為意,並指責太太不理解自己平常上班的辛苦,進而引發太太更大的情緒。

👉情緒平息者: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衝突正在升溫,為此感到焦慮不安,因此可能透過各種方式轉移兩人的注意力,如:
維護其中一方、故意犯錯、表達自己能體恤父母,並選擇配合要求。

不難想像當家庭經常性地重複上述的模式,大家就會自動化地扮演自己負責的角色,並將之帶入自己的人際或未來的家庭中。因此,想要停止重蹈覆徹的我們,該怎麼辦呢?

繼續閱讀 “曾是家庭三角關係的受害者,該如何開始一步步修復?(下)"

家庭三角關係對曾牽涉其中的我們,有什麼影響?(中)

文/林俐(局外人)諮商心理師 – 追蹤:@outsidertalk

三角關係是人際間常見的現象,可能出現在朋友、戀人甚至是家庭中,很多看起來無傷大雅的對話和行為,如:「你去幫我跟XX說,他再這樣就不要一起去了!」、「你媽就是小氣,連爸爸我要拿點錢給阿嬤,她都大呼小叫。」等,都可能造成關係的變質。

所謂的「家庭三角關係」,特指在家庭中,夫妻兩人關係出現問題、矛盾和衝突不斷,卻又擔心直接面對衝突,而拉入第三人(通常是孩子),以減緩關係的壓力、轉移焦點,使得關係不至於崩裂的危險平衡。

繼續閱讀 “家庭三角關係對曾牽涉其中的我們,有什麼影響?(中)"

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?家庭三角關係是衝突中的危險平衡(上)

文/林俐(局外人)諮商心理師 – 追蹤:@outsidertalk

印象中,高中同學R常常帶著苦瓜臉來學校,某次終於在我們善意的威脅下,她娓娓道出自己的煩惱。

原來是因為每次父母吵架,她就會被迫成為家裡的傳聲筒,總是需要幫媽媽的話轉達給爸爸。有時候狀況嚴重一些,父母雙方彼此冷戰數個月是常態,但這時候R就必須負責聽媽媽抱怨爸爸的種種不是,以及這段婚姻和這個家庭有多不美滿。

或許看到這邊,
你的心中也冒出了一些過去在家庭中的經驗,
而上述的情況正是在心理學中所指的「家庭三角關係」。

繼續閱讀 “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?家庭三角關係是衝突中的危險平衡(上)"

我一定得全部自己來!── 談談「過度獨立」這件事

文/林俐(局外人)- 追蹤:@outsidertalk

W帶著深深的黑眼圈走進晤談室,還沒等我開口,他隨即說到:「我真的好累啊啊啊啊~~~」幾乎用語氣就能讓我清楚的感受到他的崩潰。近期工作的繁重程度,使得W幾乎找不出休息時間,加上新年將近,W作為家族中重要的決策與執行者,同時攬下了多項繁雜的年節事務。如此蠟燭兩頭燒的狀態,讓W每日睡眠在3-4小時間徘徊,剩下的20小時就是不斷的奔波在各式各樣的忙碌中,像個轉個不停的陀螺…

上述的故事,或許讓正在看文章的你,感受到了某些相似的連結,可能是想到自己或身邊的某個人。 #獨立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,都是極其重要的能力(特質),可以讓我們在沒有他人的支援下,完成許多重要的事物,但當我們的獨立演變成 拒絕或無法尋求幫助時,意義上可能就不太相同了。因為日常裡,我們很難在完全沒有任何支持的情況下,獨自面對所有生活的挑戰。

繼續閱讀 “我一定得全部自己來!── 談談「過度獨立」這件事"

想要發揮出高敏感天賦,你必須破除情緒恐懼症

文/林俐(局外人)

近期談到的 #優等生迷思,獲得了許多人的迴響,而研究也確實發現很多高成就、高能力者,其實都在不自覺的狀態下,背了好多好多責任。

尤其是高敏感鬥士,因為太容易覺察到他人情緒和需求,一部分會出現想要照顧和滿足對方的心情,盡所能的為自己所在乎、重要的關係付出愛;一部分為了避免被他人引發自己過多的不舒服,也可能會極端的關閉感受來維持自己生活的平穩,而對自我的高要求常常是焦慮情緒轉化成的行動,主要為了分散感受帶來的不適。

繼續閱讀 “想要發揮出高敏感天賦,你必須破除情緒恐懼症"

高敏感鬥士的最大天敵──優等生迷思

文/林俐(局外人Outsider)

我終於明白自己並不混亂,而是一個在混亂世界裡感觸很深的人。
-Glennon Doyle

「高敏感」是近幾年台灣心靈成長類書籍非常熱門的關鍵字,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於 #敏感 特質有了更深度的認識,不再將之視為 #玻璃心 或 #想太多,而是真正的看見自己身上所擁有的天賦與潛力。

在 #高敏感人 中,又有一群人被《相信你自己》的作者Melody Wilding劃分出來稱為──高敏感鬥士,他們對於情緒的覺察高,能夠快速地捕捉到人際互動間,對方發出的需求訊號,並且以精準快速的方式給予照顧;他們對自己的期待、要求很高,馬不停蹄的督促自己。但在獲得成就的同時,卻也無法就此暫停,持續的用超過負荷的方式生活,而疲憊不已。

繼續閱讀 “高敏感鬥士的最大天敵──優等生迷思"

到底怎麼「愛自己」啦!開始療癒前,你需要做足的三個心理準備

文/林俐(局外人@outsidertalk )

時至今日,我相信過往的傷痛,真確的影響我們如今的模樣,但同時也相信只要我們願意,這些傷痕就無法阻礙我們成為自己期待中那個真實而美好、完整而健康的人。

可是,當所有的勵志書籍、心靈雞湯都在告訴我們只要學會「愛自己」就能更有力量面對生命困頓的時候,不知道大家心中會不會冒出跟我一樣的疑問:對啊!我知道要愛自己,但到底要怎麼愛,你們跟我說啊?

繼續閱讀 “到底怎麼「愛自己」啦!開始療癒前,你需要做足的三個心理準備"

你正在談一段喪偶式戀愛嗎?假性親密關係是明明在一起,卻仍然各自寂寞著

文/林俐(局外人)

我給你最後的疼愛 是手放開
不要一張雙人床中間隔著一片海
感情的污點就留給時間慢慢漂白
把愛收進胸前左邊口袋

-〈手放開〉李聖傑

你也曾在關係中有以下的處境嗎?

你們在一起好一段時間了,身旁的家人朋友們都認為你們的關係很穩定,等到時機成熟就會步入人生的下一階段。你們也習慣擁有對方的生活,會趁著上班上課的空檔,相約吃個飯散散步,然後各自或一起回家。

繼續閱讀 “你正在談一段喪偶式戀愛嗎?假性親密關係是明明在一起,卻仍然各自寂寞著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