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?家庭三角關係是衝突中的危險平衡(上)

文/林俐(局外人)諮商心理師 – 追蹤:@outsidertalk

印象中,高中同學R常常帶著苦瓜臉來學校,某次終於在我們善意的威脅下,她娓娓道出自己的煩惱。

原來是因為每次父母吵架,她就會被迫成為家裡的傳聲筒,總是需要幫媽媽的話轉達給爸爸。有時候狀況嚴重一些,父母雙方彼此冷戰數個月是常態,但這時候R就必須負責聽媽媽抱怨爸爸的種種不是,以及這段婚姻和這個家庭有多不美滿。

或許看到這邊,
你的心中也冒出了一些過去在家庭中的經驗,
而上述的情況正是在心理學中所指的「家庭三角關係」。

繼續閱讀 “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?家庭三角關係是衝突中的危險平衡(上)"

我一定得全部自己來!── 談談「過度獨立」這件事

文/林俐(局外人)- 追蹤:@outsidertalk

W帶著深深的黑眼圈走進晤談室,還沒等我開口,他隨即說到:「我真的好累啊啊啊啊~~~」幾乎用語氣就能讓我清楚的感受到他的崩潰。近期工作的繁重程度,使得W幾乎找不出休息時間,加上新年將近,W作為家族中重要的決策與執行者,同時攬下了多項繁雜的年節事務。如此蠟燭兩頭燒的狀態,讓W每日睡眠在3-4小時間徘徊,剩下的20小時就是不斷的奔波在各式各樣的忙碌中,像個轉個不停的陀螺…

上述的故事,或許讓正在看文章的你,感受到了某些相似的連結,可能是想到自己或身邊的某個人。 #獨立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,都是極其重要的能力(特質),可以讓我們在沒有他人的支援下,完成許多重要的事物,但當我們的獨立演變成 拒絕或無法尋求幫助時,意義上可能就不太相同了。因為日常裡,我們很難在完全沒有任何支持的情況下,獨自面對所有生活的挑戰。

繼續閱讀 “我一定得全部自己來!── 談談「過度獨立」這件事"

想要發揮出高敏感天賦,你必須破除情緒恐懼症

文/林俐(局外人)

近期談到的 #優等生迷思,獲得了許多人的迴響,而研究也確實發現很多高成就、高能力者,其實都在不自覺的狀態下,背了好多好多責任。

尤其是高敏感鬥士,因為太容易覺察到他人情緒和需求,一部分會出現想要照顧和滿足對方的心情,盡所能的為自己所在乎、重要的關係付出愛;一部分為了避免被他人引發自己過多的不舒服,也可能會極端的關閉感受來維持自己生活的平穩,而對自我的高要求常常是焦慮情緒轉化成的行動,主要為了分散感受帶來的不適。

繼續閱讀 “想要發揮出高敏感天賦,你必須破除情緒恐懼症"

高敏感鬥士的最大天敵──優等生迷思

文/林俐(局外人Outsider)

我終於明白自己並不混亂,而是一個在混亂世界裡感觸很深的人。
-Glennon Doyle

「高敏感」是近幾年台灣心靈成長類書籍非常熱門的關鍵字,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於 #敏感 特質有了更深度的認識,不再將之視為 #玻璃心 或 #想太多,而是真正的看見自己身上所擁有的天賦與潛力。

在 #高敏感人 中,又有一群人被《相信你自己》的作者Melody Wilding劃分出來稱為──高敏感鬥士,他們對於情緒的覺察高,能夠快速地捕捉到人際互動間,對方發出的需求訊號,並且以精準快速的方式給予照顧;他們對自己的期待、要求很高,馬不停蹄的督促自己。但在獲得成就的同時,卻也無法就此暫停,持續的用超過負荷的方式生活,而疲憊不已。

繼續閱讀 “高敏感鬥士的最大天敵──優等生迷思"

寂寞不是病,發作起來要人命–送給陷入孤單情緒的你我他

文/局外人(林俐)

午睡後醒來的傍晚,看著窗外夜幕低垂,
拿起手機點亮螢幕,發現沒有任何一則新訊息。

聚會散場相互告別後,隻身回到沒有開燈的家中,
靠在沙發上,空間中的安靜令人有些窒息。

我一直覺得朱自清在《荷塘月色》寫的一句話:「熱鬧是他們的,而我什麼也沒有。」簡短卻深刻的表達了,我們生活中難免會經驗到的孤單寂寞之感。剛好前陣子網路上,流傳著一張由網友Amoxil Wang統整出一至十級的國際孤獨等級表,也或多或少將抽象的孤獨,用更具體的事件描繪出來。(我那時也忍不住跟風了解了一下,小心沒忍住真的會淚流滿面)

繼續閱讀 “寂寞不是病,發作起來要人命–送給陷入孤單情緒的你我他"

只是想要快樂為什麼這麼難?談談負面情緒調適心法

文/林俐(局外人Outsider)

「我才不要看破紅塵,我要擁有七情六慾,作為體驗家好好的活這一回!」

這句話是一位很可愛的案主,在步出諮商室後,對我說的話。不知道為什麼,我有一種被她深深療癒的感覺,頓時身心舒暢不少。是啊!面對情緒,我常常是又愛又恨,愛的部分是,情緒在許多時候讓我和宇宙萬物有了更美好深刻的連結;恨的部分是,當我陷入低潮和悲傷的漩渦時,痛苦又真實的讓人頭大。

繼續閱讀 “只是想要快樂為什麼這麼難?談談負面情緒調適心法"

失戀後的生存指南:悲傷痊癒前,請好好善待自己

文/林俐(局外人Outsider)

多年前的失戀,讓我一腳滑進網路情感專欄的創作之路(Fliper局外人的主頁可以找到大多數文章)。儘管我那時候也已經算是心理系的老屁股,可是腦袋裡擁有的理論和學術知識,依然無法將我從傷心欲絕中拯救出來,直到開始將內心的千頭萬緒化為文字,才慢慢從生活中找回控制感與坦然面對失去的勇氣。

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,失戀的過程類似於毒癮戒斷反應(Fisher et al., 2010)。數不盡的痛苦如海浪般席捲而來,無數夜晚你都絲毫沒有睡意,只能睜大眼睛盯著天花板思考:為什麼原本說好一起走下去的人,突然就不見了?

繼續閱讀 “失戀後的生存指南:悲傷痊癒前,請好好善待自己"

你家也有酸民父母?在羞辱型家庭長大的三種後遺症

文/林俐(局外人Outsider)

我永遠記得幾年前電視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當紅的時候, #貓的孩子 這段短篇中,國衍在馬路上對著母親崩潰喊出:「你知道我多為你著想嗎?」這句話的震撼。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與痛苦,我們到底是怎麼拾起一地破碎的自己走至今日的?

華人家庭中的父母,常常信奉著一種神奇的思維──誇獎終將導致孩子墮落,於是批評成為了我們見怪不怪的教養原則。但根據多項心理學研究發現,指責辱罵並不會讓孩子活出更 #正確的人生,反而只會增加他們情緒困擾以及對生活的限制剝奪感。

繼續閱讀 “你家也有酸民父母?在羞辱型家庭長大的三種後遺症"

要不我們還是分手吧?──給對愛總是不滿意的你

文/林俐(局外人Outsider)

「他沒有任何改變!」
「他就是個自私自利的傢伙!」
「他根本不在乎我!」

這大概是朋友A第200次下定決心要跟男朋友分手。她滔滔不絕的分享自己近日的觀察與所思所想。我不忍心打斷她的「新發現」,又無法讓自己專注於這些老調重彈。恍恍惚惚間,我聽到她問:「所以你是不是也覺得我該分手?」但其實,在這樣的情境下,分手與否似乎從來都不是重點,而是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在關係中一再的經驗不滿意的感受?

繼續閱讀 “要不我們還是分手吧?──給對愛總是不滿意的你"

今天也是自己跟自己打架的的一天──你知道自己正在「精神內耗」嗎?

文/林俐(局外人Outsider)

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間小劇場,
而你的心裡則是一整座國家戲劇院!

前些日子,長久沒聯繫的朋友A跟我約著去咖啡店聊聊近況,他長嘆一口氣:「真搞不懂,我為何老是累得半死,然後一天到晚緊張兮兮。」說罷,他不斷用手指敲擊木頭桌面發出㗳㗳㗳的聲響,迴盪在這幾乎鳥無人煙的咖啡店裡。我試圖擠出一些從諮商技巧裡學習到的句子,想要讓自己忽略內心被挑起的那份煩躁感。

繼續閱讀 “今天也是自己跟自己打架的的一天──你知道自己正在「精神內耗」嗎?"